公司新闻

农产品种植全产业链技术指导(农产品种植全产业链技术指导思想)

2024-06-10 55

发力粮食作物全产业链提质增效

1、发力粮食作物全产业链提质增效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首要任务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在黄淮海片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是我国最大的小麦和玉米主产区。

2、科技进步对粮食增产提质增效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在农业与粮食生产发展的历程中,科技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一轮农业科技革命,都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从世界范围看,现代农业是伴随着科技进步而发展的,并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与突破而产生新的飞跃。

3、年8月26日报道,8月2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全国早稻生产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早稻产量为2859万吨,比2017年减产128万吨,下降3%。但值得欣喜的是,每公顷早稻产量5967公斤,比上年增加157公斤,增长7%。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我国农业生产向提质增效转变。

4、其实,除了产地之外,影响大米好不好吃的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加工与流通方式。我国大米的流通模式是农民、农场的稻谷集运至粮食市场,由碾米厂采购、加工成大米后再集运至粮食市场以及其他渠道,再分销于居民食用。

农产品企业如何选择正确的产业链经营模式

平台主导型的全产业链融资。以政府和平台企业为依托,以农业产业区为对象,以满足农业产业链资金循环需求为目标的创新性农业金融服务。简单来看,这种融资方式中平台企业自己先融资,然后房贷给平台内部的企业和农户,或者通过为他们提供贷款担保的方式满足农业产业链的资金需求。

农产品产业链垂直协作关系的主要形式有:合同契约型、公司+农户型、专业合作社(合作经济)、产销结合型、全过程服务型。合同契约型 上下游企业之间通过签订契约的方式,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这种形式的优点是风险小、稳定性高;缺点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谈判和管理。

如何搭建完善的农业全产业链?选择主导产业,建设标准化原料基地选择关系民生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及其衍生的特色农产品,建设标准化原料基地,同时做好集约化加工、网络化服务和品牌化营销,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民个体、互联网、品牌创意公司参与,促成利益共同体。

建立混合纵向一体化的链接机制 为了实现农业产业链合作企业的共同战略利益,使加盟产业链的企业都能受益,就必须形成一种长期合作博弈的机制来加强成员企业间的合作,使得成员企业能够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这种机制就是混合纵向一体化连接方式。

“家庭农场+合作社+合作社自办加工企业”模式 这是4种经营模式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模式,以合作社为产业化经营的主导力量,对农业产业链各环节进行统一经营管理,合作社对社员生产的畜产品自行加工销售,组织稳定性和合作性增强,内部成员利益高度一致。

有机茶种植技术规程

1、以下是有机茶种植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土壤改良。通过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秸秆、木屑等有机物质,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土壤肥力。水源保护。禁止林地砍伐、水源污染等行为,保护水源的自然状态。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方法,避免使用化学农药。种植技术。

2、有机茶园种植管理规程是为了确保有机茶叶的质量和安全,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土地选择:有机茶园应选在无污染的土地上,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施肥管理:遵循有机肥料添加量不宜过量,应严格按照生态肥料使用标准规范使用,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

3、土壤改良:选择腐熟压缩的有机肥料,将其混入土壤中,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有效控制病虫害:有机茶叶生产不能使用化学农药,需要采用生物防治、轮作种植、绿肥覆盖等方式来控制病虫害。合理管理茶园:定期进行修剪、除草、施肥等工作,保持树势健壮,提高茶叶品质。

4、按不同茶类要求,执行不同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各道工序间半成品或成员的交接,必须实行自检互检,并将结果记入档案,以备质量跟踪检查。若发现有次品与劣变(或受污染)产品,均须分开堆放与处理,绝对不能混入正品茶中。

5、浅耕施肥。通过浅耕,可疏松土壤、提高土温,促进春茶早发,有机茶浅耕时间一般在2月底至3月初进行。一般全年亩产100公斤名茶的茶园施用300公斤菜饼作基肥,加50公斤尿素作追肥。早生品种茶园在2月底前施入,中、晚生品种茶园在2月底至3月初施入。